欢迎您访问龙口市人民法院网站

法庭的小菜园

2014年05月15日
作者:龙口市人民法院
打印

  天空湛蓝,沃野油绿,远山新青。

  初秋的一阵细雨过后,空气清新,阳光明媚,蓝天下是一望无际的果园,车在向远山的方向飞驰,我好像在绿色的海上遨游,沐浴着习习凉风,我的心在飞翔,飞向那令人向往的地方。

  山脚下,放慢车速,曲径通幽,在泉水叮咚、百鸟和鸣声中,拐上一个草木葱茏的小山坡,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座树木掩映的别致的二层小楼。我未来的伙伴服装整齐地站在门口迎接我,他们是那么的朴实,那么地真诚,就好像路旁白杨树一样淳朴、可爱。

  踏上干净的卵石小路,门内花园里,月季花散发着清香,冬青闪耀着油光。我眼前突然一亮,花园里竟然有一个小菜园:芸豆,茄子错落有致;辣椒,黄瓜层次分明;白菜,萝卜别具一格。矮墙脚下,还有一垄列队整齐的玉米,这精美的构思,科学的布局,简直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。

  我的心还在流连,可我被引进了办公楼,楼内的整洁超出了我的想象,我不得不收拢心思认真地审视品味着各屋的整齐和洁净,墙上“洁屋洁身,廉行廉政”的横幅让我从中找到了答案。

  为了加强基层法庭的审判力量,院领导把我调到这里--石良法庭。刚到,我就开始喜欢这个地方了。

  中午饭很丰盛,也很有特色,两个菜:一盆糖拌西红柿;一个是生菜蘸酱,黄瓜、辣椒、大葱洗了满满一大盆。饭是过水面条、黄瓜汤,掌勺的是张庭长,菜来自庭院南边的小菜园,也许是我太饿了,也许是天气太热,也许是饭菜个性太鲜明,这顿饭我吃得真是酣畅淋漓,余味无穷。

  且不论那凉丝丝、味鲜美的山泉黄瓜汤浇过水龙须面,就说那两盆菜,庭长竟给起了意味深长的好名:一个是“冰封火山”,一个叫“群英荟萃”。真是风趣,幽默。

  小菜园竟还能给我们带来如此愉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快餐。

  下午上班时,只见庭长挽着裤腿和一位老汉蹲在小菜园中,一边侍弄着小白菜,一边聊着什么。我纳闷了,刚才庭长不是在开庭么?怎么又干起农活来了?这山区的法官也太不严肃了吧,工作时间不在办公室,怎么能到菜园干活?询问其他同志后才知道,原来庭长审理的是一起离婚案件,开庭后由于女方的父亲不懂法律,有些问题想不通,就一直没有达成调解协议,庭长就特地把老汉请到小菜园,单独做他的思想工作,结果小白菜疏理完了,案件也调解结案了。在小菜园里也能调解案件?不善言谈的庭长跟我说:“群众亲近、信任会干农活的法官”。

  晚上,坐在菜园边,吹着阵阵山风。从我和庭长交谈中,我了解到了小菜园的过去:由于地处山区,条件艰苦,法庭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,同志们中午吃饭成了问题,除了下乡吃派饭外,庭里的同志只能自带干粮、咸菜。那时同志们多希望能有一块小菜园,期盼着吃上热汤热菜。改革开放后,有了自己的办公楼了,同志们一致意见留出一块空地,就有了眼前的小菜园。法庭年年都有人事变动,但小菜园却始终保留下来了,成了我们法庭的“菜篮子”和“传家宝”。

  小菜园又和我们法庭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了一起。

  小菜园,它是那么平常,却是这般神奇。它看似平凡,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通过它,我们可以品味法官“简朴生活,廉洁自律,贴近群众,执法为民”的精神素养。它是一面镜子,让我自警、自醒、自勉;它又是一位导师,教我密切联系群众的科学工作方法。

  这里山清水秀,这里民风淳朴。我迷恋这里的山水,我喜欢这里的人民,可我更钟情于这可爱的小菜园!园中小小菜园,源于它,既可充分展现自我形象,又可密切联系基层群众。

  短时间内,我学会了种菜,也学会了怎样与农民交心,怎样赢得人民的信任。工作起来很快便得心应手了。每当顺利地审结一起案子,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小菜园。小菜园呀,我与你有缘,你为我牵线,你更是我的一方精神家园!

  春天来了,小菜园又焕发了勃勃生机。

  我要继续种好菜,想让它再去生缘;

  我还要学种花,想让花做媒;

  我还要学种果树,想让果树来搭桥;

  ……

  目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,干好基层审判工作。

  这都是缘于那小菜园。

  啊,可爱的小菜园!

浏览次数: